这种减重手术能治癌 近日,一项发表于《科学-转化医学》的研究发现,一种常见的减重手术——胃旁路手术,可以通过改变血液和小肠中胆汁酸分子水平,降低患癌症风险。这一发现可能为癌症治疗带来新路径。 胃旁路手术...
阅读全文研究人员开发出外泌体治疗SHPT新策略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(SHPT)是慢性肾脏病(CKD)患者中最常见且难治的内分泌并发症之一,其典型特点包括甲状旁腺增生、慢性炎症微环境加重及甲状旁腺激素(PTH)分泌过度,...
阅读全文无创和冠脉内成像技术的进展增强了对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 复杂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理解,突出了斑块特征的异质性及其与疾病自然史的关系。大多数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源于薄纤维帽脂质斑块(TCFA), 这是一种典型的 “易损...
阅读全文约20%的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患者出现胃静脉曲张,其中主要为胃 食管静脉曲张 1型(GOV1),其治疗与食管静脉曲张相似,包括应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(NSBB)、内镜下套扎术(EBL)及预防性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(...
阅读全文急性肺栓塞 是全球第3大常见 心血管疾病 ,同时也是继 心肌梗死 和 脑卒中 之后的第3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。《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》主要对急性肺栓塞的易患因素、诊断策略、危险分层、抗凝、溶栓和介入治疗方...
阅读全文卫健委科教司发布2个竞争项目申报指南 关于发布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5年度公开竞争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、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、科技厅(委、局),国务院各有关...
阅读全文中国海洋大学: 科研团队揭示动物骨骼造血新奥秘 近日,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、方宗熙海洋生物进化与发育研究中心传来重大消息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包振民与王师团队在...
阅读全文定制生物墨水3D打印出人类胰岛 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在生物打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:他们利用一种新型生物墨水,3D打印出功能性人类胰岛,显示出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,为治疗Ⅰ型糖尿病带来了新希望。这项成果在2025年欧...
阅读全文酒精作为全球广泛消费的精神活性物质,其与 心血管疾病 (CVD)的关联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。长期以来,关于“适量饮酒是否有益心脏健康”的争论不休,导致公众认知复杂甚至矛盾。然而,随着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、...
阅读全文心脏“头号杀手”致死率下降九成 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,自1970年以来,美国因心脏病发作导致的死亡人数下降了近90%,但慢性心脏病引发的死亡却显著上升。6月25日,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《美国心脏协会期刊》。 ? 美...
阅读全文在探索阿尔茨海默病(AD)发病机制的过程中,海马神经元异常兴奋性升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日益受到关注。雌二醇(estradiol)作为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类固醇激素,其作用呈现矛盾性——既通过促进突触可塑性维护认知功能...
阅读全文科学家成功开发出针对华人群体的糖尿病诊断工具 记者从香港中文大学(简称“港中文”)医学院了解到,该学院近日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组成的研究团队,成功开发针对华人群体的1型糖尿病基因风险...
阅读全文功能性治愈(HBsAg清除)是目前慢性乙型肝炎(chronic hepatitis B,CHB)可实现的治疗终点。HBsAg血清学清除可显著降低 肝细胞癌 (hepatocellular carcinoma,HCC)、肝失代偿及死亡风险。预测HBsAg长期血清学清除对...
阅读全文胆盐输出泵(BSEP)缺陷病,又称家族性 肝内胆汁淤积 症2型(FIC2),是由ABCB11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常 染色体 隐性遗传性肝病。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内胆汁淤积,伴随顽固性瘙痒和营养吸收不良。根据BSEP缺陷严重程度,可...
阅读全文阿尔茨海默病(AD)是全球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,患者人数已超过5000万。这种疾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衰退为特征,目前尚无根治方法。药物治疗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让药物突破血脑屏障(BBB)这一天然防线。传统口服或注射...
阅读全文